滚动新闻:
 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方式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
 山东高密市加强职教平台建设...
 院领导到我院选派“第一书记...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方式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

您的位置: 首 页 > 研究交流 > 正文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能力培育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02-13 14:45:45 人气:

毛新

2023-01-31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2,43(29)。毛新.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能力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6):46-50.

作者简介:毛新(1973-),女,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对传统学历型社会的明确转向,是因应国内外时局变化的重大国家战略安排,对于全面提升社会群体劳动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责单位,培育高职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其首要职责。为此,必须厘清劳动能力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紧扣高职院校的实际,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培育应该遵循的内在要求和必须抓住的主要特征。结合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要全面提升劳动能力,亟需强化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优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劳动实践的课时比例。

关键词:技能型社会;高职学生;劳动能力

一、技能型社会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不仅是顺应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也是引领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转向的战略安排,更是直面大国竞争,掌握产业升级主动权,推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有力举措。

(一)顺应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党中央指引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蔚然成风,社会各界对开拓者、奉献者、追梦者致以无尚崇敬,全国各地积极评选年度工匠人物,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风尚进一步深入人心。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正式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推动学历型社会转型的战略安排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学历崇拜思想,普遍重学历轻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新时代中国青年,“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推动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转向,就是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停留于书本知识,不能浮于表面,更不能投机取巧,而是要脚踏实地,练就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本领。全社会要构建尊重劳动创造,尊重技术能力,尊重知识产权,坚持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

(三)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同时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工业支撑,国际竞争需要坚实的产业保障,而高素质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全面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通过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一方面大批量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弥补国内高端制造能力欠缺的短板,着力解决我国卡脖子的关键性技术设备研制问题;另一方面,全面提升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的层级,抢占国际产业制高点,避免产业链脱钩和产业外迁问题,实现全产业链能力自主,为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建设技能型社会,我国将加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极大赋能存量人力资本,全面拉升国家科技水平,为新一轮知识经济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二、劳动能力的本质内涵和特征

技能型社会建设旨在塑造劳动无上光荣、劳动技能得到普及和提升、科技创新日益发展、全社会劳动能力得到空前提升的活力社会。正确认识劳动能力的内涵与特征是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更好地提升人的劳动能力的前提。

(一)劳动能力的本质

内涵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继往开来的唯一途径。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本身。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可见,劳动是主观之于客观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主体自觉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当然,“劳动只是劳动能力的职能、实现、发挥作用”。

劳动能力是在认识和使用劳动工具,熟悉劳动过程中经过反复锻炼、摸索和总结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还是社会服务性劳动皆然。随着人类劳动的日益复杂化,劳动工具的日益智能化,劳动能力也从早期的体力技能更多地转向今天的知识技能和智力技能,劳动内涵日益丰富。对于劳动能力,马克思定义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俗地说,劳动能力是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或提供某种服务以创造使用价值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它包含如下几层含义:首先,劳动能力是需要预先储存于劳动者体内的能力,往往经过事先学习、培训或者锻炼,不可即采即用;其次,它是潜在的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往往取决于劳动时所能使用的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等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不具备时,劳动能力也难以充分发挥;再次,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它需要劳动者具有一定自主性和创造性,复杂劳动更是如此,因此劳动能力本质上也是创造能力;最后,劳动能力是实践性活动,只有当劳动者开始生产使用价值时,这种能力才会发挥出来。

(二)劳动能力的特征

通过对劳动能力内涵的研究,可以发现劳动能力具有可塑性、差异性、实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征。

1.可塑性

由于劳动能力必须预先储存于劳动者体内,这为事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可能。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复杂劳动越来越普遍,劳动能力越来越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劳动能力的养成时间和损耗程度作为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重要标准。简单劳动不一定需要后天大量的教育和培训(但需人体经过自然成长和发育的过程),复杂劳动需要经历学习、训练和长期实践。劳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劳动能力的可塑性表现在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劳动能力的所有特质: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健康体魄、意志品质;行业产业所需具备的平均技能水平;对生产资料的认识、对劳动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劳动过程所需要的评估、研判、决策和执行等。

2.差异性

由于劳动者个体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受教育培训时长、主观努力程度、智力禀赋、知识能力储备、生产实践经验和工作年限等方面的不同,劳动能力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劳动能力的差异虽然由体力差异、智力差异或两种差异的组合所致,但是在各种差异中,智力与智力之间的差别将越来越大。而智力差异主要取决于三种因素: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受教育程度;三是个人努力程度。通常来说,先天禀赋并不是造成人类劳动能力差别的根本原因,因此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努力程度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劳动能力的塑造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努力程度。

3.实践性

劳动者要创造使用价值,必须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因此劳动能力具有实践性特征。潜在的劳动能力最终能否有用或能用,必须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或实现。在以往学历型社会中,高分低能现象比较普遍,其本质就是劳动能力的实践性不足。潜在的劳动能力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淬炼,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能力;现实的劳动能力也必须通过劳动实践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中国古代强调耕读的重要性,必须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接受历练。列宁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只有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的或社会的劳动实践,才能发挥出“劳动助力技能落地,技能推动劳动升华”的双向互促效应,更好地在劳动实践中将知识和技能统一起来,最终实现技能成才和技能报国。

4.实用性

劳动能力以生产使用价值为导向。劳动是劳动者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中间环节,而物质变换是否顺利,生理消耗是否最终有用,就需要依据它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会生产使用价值。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则劳动能力越强。因此劳动者所学的知识技能一定要紧扣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知识不一定能转化为劳动能力,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环节和变量。书本知识如果不与实际生活和生产结合起来,不解决实际问题,就难以培养出胜任国内高端生产现实需要和当前国际竞争需要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5.创造性

劳动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人通过劳动把自然对象转化成为人类生活必需的产品,实现了自然的“人化”,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因而劳动的过程就是人将本质力量外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因此,劳动能力蕴含丰富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素。个体技能越纯熟,就越能彰显其自主性,也越有可能发挥他的创造性。创造能力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的联系,提出新思路,制造新产品。在人类社会日益进入智能化时代之后,劳动能力的创造性特征越发明显。简单的机械劳动越来越多地交给机器去操作,而劳动者更需要做的是劳动设计,而非制造。具备了创造性能力,人类也终将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幸福和自由的更高需求。

三、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培育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特征

劳动能力是所有劳动者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岗位和不同工种群体所需的劳动能力又不尽相同。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确定合适的劳动能力培养标准,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给出切合其自身特征的培育思路。

(一)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三个实际

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学历层次的人都应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他们的共性在于,都需具备必要的劳动精神、意志品质、健康体魄和生活常识和必要的劳动技能;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在生活劳动技能、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服务性劳动技能等方面各有侧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劳动能力具有自身独特性,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三个实际。一是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确定劳动能力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与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理论基础,为研究准备而开设的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不同,职业教育注重技术技能教育,面向具体的实际工作,开设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因此,高职教育对劳动能力的塑造必须面向实际、面向生产、面向一线,结合技术应用场景,贴近生产实际和具体流程。二是结合学习阶段进行定位,确定劳动能力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构成。这种不同层次设定,使得相互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都注重实践和实用,但是与专科相比较,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应用性教育,则在注重应用的同时,也会凸显研究性和创造性。三是结合未来发展和岗位需求,确定劳动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同产业以及在产业链中上下游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不同劳动能力的需求。劳动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匹配产业实际需求,加强产学对接的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需遵循的内在要求

在技能型社会目标提出后,高职院校作为主责单位,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目标,在遵循教育规律前提下,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设计最佳解决方案。其内在要求包括:一是以最短路径将知识与劳动能力链接起来。化繁为简,减少过程变量,优化中间环节,剔除无用环节,缩短知识转化为劳动能力的距离,尤其是转化为复杂劳动能力的距离。二是通过密集和高频生产实践,将潜在劳动能力转为现实劳动能力。高职学生必须结合产业现实需求,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熟悉相关产业的生产流程和工序,具备接地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技能创新迭代,努力解决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问题。随着产业不断升级转型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压力日益加大。必须变压力为驱动力,推动劳动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培育的主要特征

一是强化实践性。要引领学历型社会转型,必须鼓励教学活动积极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真才实学,锤炼过硬本领。为此,在课程编写环节要突出实践性;在教学领域宜将实际操作摆在突出位置;在考核考试环节,更不能停留于卷面形式,而应以设计作品等实践成果展现出来。为此,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二是突出实用性。职业教育发展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培育中,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进行专业调适和课程优化,突出实用性,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形势,着重培养学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劳动能力。围绕行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构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体系,尽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应用能力,解决高端制造产业中的瓶颈和堵点问题。

三是提高创造性。创造性是一切劳动的本质,创造能力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代表劳动能力的大小。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劳动绝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而是带有强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增强劳动能力的创造性,才能解开制约技能发展的锁扣,推动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在学历型社会,由于技能不足,创造能力受到很大局限。在技能型社会,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劳动创造性方面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成为推动创造创新的主要力量。

四、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劳动能力的实践路径

建设技能型社会要求大家重视技能、掌握技能、熟练应用技能,构建以技能为支撑的社会。受此驱动,各行业、产业和企业必然行动起来,加快向技能要效益的步伐;各职业院校必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大力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劳动竞争力更强的毕业生。

(一)强化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

一是在劳动精神上下功夫。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教育,更是使命教育,要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深入骨髓,植入内心,成为精神基因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们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艰苦奋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创造未来美好生活。通过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立志报国、奉献社会,勇于肩负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在劳动创造性上下功夫。高职院校学生要成为创造性人才,除了掌握创造性劳动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外,还要掌握创造性劳动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尝试不同的创造性劳动方法,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行,不断提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德智体美劳等不同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劳动教育对其他学科素养的塑造力以及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通性。由于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双向的,各个学科素养又会反哺劳动教育,成为滋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养分。

(二)优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院校有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比较优势,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吸引力和高职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突出实践性,兼顾实用性和创造性。高目标引领打造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是劳动能力实践性和实用性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其跟上时代,跟上形势。实训基地授课目标不能简单停留于知识培训上,而是要成为实实在在的训练基地,成为实践场所。对于技术标准过低的实训基地,要想办法进行改造;对于基地建设不符合办学条件,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实训要求的,要敢于优化。要想方设法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条件。

(三)提高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劳动实践的课时比例

校内实训基地只能解决模拟环境下的劳动技能训练,不能替代真实环境下的劳动实践,没有进入生产环节,不一定能解决劳动能力的实用性问题。因此,还需要在实用性上下功夫,让高职学生融入产业、进入企业,在真实生产环境下接受检验,在实战环境下反复打磨,反复锤炼。通过一定课时比例的企业实习,可以做到与校内实训的功能互补和校内外衔接。为此,要培养与时代接轨、跟上国际潮流的高技术能力学生,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强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

提高校企合作的层级,让企业成为高职院校的后盾和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依托在企业,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要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把学校办成企业的培训基地,把企业办成学校的实践基地,把企业需求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学校育人的标准和方案。提高企业实训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企业实训是检验、反馈、评价前期劳动能力培育绩效的关键环节,是高职院校劳动教学流程的关键一环。企业实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企业师资、实践环境、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等一系列资源问题,它是校内外资源互补、知识教育和生产实践相衔接的重要方式,能够让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劳动体验,培育名符其实的劳动能力。适当提高企业实训在实践教学的比重,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方式,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实训机制,挖掘实践教学潜力,提升劳动能力培育能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2-10-12].http://www.gov.cn/xinwen/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2-10-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4/30/c_1124440193.htm.

[3][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5.19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7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10.

[7]列宁.列宁论教育(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6-2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9]陈宝生.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21-05-01(7).

本文网址:

联系电话:0533-2348525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新区联通路西首  邮编:255314 
版权所有:淄博职业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