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方式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
 山东高密市加强职教平台建设...
 院领导到我院选派“第一书记...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方式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

您的位置: 首 页 > 研究交流 > 正文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12-27 08:41:31 人气:

贾效彬巩志娟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30期。贾效彬,巩志娟.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 (30): 87-95.

作者简介:贾效彬,安徽省亳州中药科技学校,高级讲师;巩志娟,石家庄学院,副教授。

摘要: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推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重要组成和路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与思政教育的实践性特点高度契合,这更为凸显了课程思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取得长足进展,但仍存在认知偏差、教育偏差和面临互联网冲击挑战等诸多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构建系统化的协同育人体系。为此,提出以思政课作为课程思政的前提和牵引,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核心指向,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作为主要内容,以全员协同育人作为基本保障的课程思政建设逻辑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路径。课程思政是指在其他专业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要求是课程思政的总源头。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职业教育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含的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内容,体现为“人们的生产活动实践中的主观选择”。与一般科学知识传授不同,其培养必然要在实践中展开。“科学认知多在于规律的发现、事实判断,与道德无关,而技术技能的使用则往往关乎道德、关乎价值判断。从这一角度而言,作为传授技术技能、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紧密的契合性和更为突出的必要性,其课程思政具有其他类型教育难以相比的良好基础和更为凸显的重要意义。但是从实践来看,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在认识上加以进一步廓清,实践中进一步构建系统化协同育人模式。

一、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职业院校坚持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思政教育工作力度,培养又红又专、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各行业“蓝领”工匠。一些职业院校将德育工作、思政教育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项目建设相结合,使学生(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增强专业自信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思政教育、树牢了家国情怀、增强了专业归属感,取得良好成效。然而,从整体来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实践还存在诸多偏差,其效果还受到外来思想与互联网冲击等多因素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师生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性偏差

职业院校师生对课程思政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理解与作用方面。一方面,部分师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理解有所偏差,将思政教育理解为一种专业教育,是专门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政治观、经济观与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是思政教研室的事情,与本专业关系较弱,人为地割裂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作用存在认知偏差。许多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有种错误认知,认为自己以后就是一名“打工人”,掌握一技之长即可,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教育与个人的专业发展、未来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偏重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习,对思政内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一态度反过来又影响部分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动力不足。

(二)专业教育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方法存在不足

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已普遍实施思政元素的融合。但是,在具体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专业教学对思政元素挖掘浮于表面。部分院校或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思政元素不能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课程思政内容零散、泛化。例如,有的院校在数控专业课程思政中,让学生在数控机场制作“党徽”,却不做任何进一步的教学阐释。思政元素极为生硬,未能形成符合自身专业教学特色、服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二是教学中未能贴近学生特点和实际,未能深入分析学生兴趣与能力特点,甚至游离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之外,针对性不足。三是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在课堂中存在割裂,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部分教师不是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而是将其分为两部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单独拿出一部分讲解思政,方法也是以简单灌输为主,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在思想上无法形成共鸣、实践中无法形成共振,更不能将思政内容自觉融入个人的专业学习与生活实践中。

(三)外来思潮与互联网的冲击需要课程思政发挥更大作用

互联网在促进文化传播交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对学生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易传播性,错误的外来思潮对学生思想观念造成广泛冲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范围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后,以其对主流、权威解构和批判的特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带来猛烈冲击。当前,这一思潮在中国虽然已逐渐退去,但借助互联网的易传播性,其诞生的各种观念反而在网络上更加广泛和隐蔽。这一思潮借助快餐式的文化和挑战权威的形式,极易吸引青年学生群体,在他们中间形成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不再固守社会理想、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观念。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抵御这些思潮的冲击。另一方面,网络亚文化新现象的不断涌现,造成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偏差。网络文化是青少年学生精神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亚文化不断涌起的新现象,也对学生思想教育造成干扰。例如,“饭圈”文化、“摸鱼”文化的泛滥。而网络的集聚和放大效应,极易让这些亚文化群体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以互联网的虚拟社会取代实际生活,对学生的现实感、时代感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干扰和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既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着力点。课程思政由于其思政元素与专业的契合,使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如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倾向,抵御上述思潮和网络亚文化的冲击。因此,需要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完善与思政课程、全员育人的协同,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的立德树人能力。

二、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与实施路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最基础的手段。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必须把握前提、指向、内容、保障的建设逻辑,推动育人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一)以思政课作为课程思政的前提和牵引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必须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二者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形式,但又有明显区别。思政课程是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是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内容引领、方向指引,而课程思政则为思政课程提供载体、情境、案例的支撑。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最熟悉的专业与实践领域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可以促进思政教育价值无形中的提升。基于二者的关系辨析,推进课程思政必须协调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以思政课程作为前提和引领。

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是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政治引导、价值塑造、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专业和课程,在立德树人培养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引领作用,系统研究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成果和内容,并将其整理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引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重在学生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家国情怀的塑造,以及良好品德修为和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精神的培育,着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专业教学思政元素与资源开发应用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课与思政课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建构保障,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更加偏重于本专业课程挖掘与体系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脱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职业院校要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一协调机制,由学校层面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总,以二级学院(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为核心,建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联动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课教研室要派思政课教师深入专业群,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因素、具体的思政教育“点”,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建立专业思政元素库,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的系统设计。同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制度,把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建立课程思政评估标准,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质效纳入基层年度考核,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强化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研室牵头定期组织开展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培养轮训,或开展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思政素养和教育意识与能力,共同探索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点,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发展。

(二)以推进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指向

职业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统合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二者常常处于一种张力之中,在部分发展阶段、部分院校甚至出现割裂,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性、强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性,而忽略了学子的个人价值追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异化”——以服务企业发展、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被无意识弱化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庸俗化的价值倾向——专业教学中片面强调人才培养的“能用”“适用”“好用”,不再做更高的价值追求。

人是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价值追求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什么是美好生活?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认为:“美好生活就是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进一步追求的一种人生幸福、精神充实、体现自由情怀、富有意义的实践生活。”马克思指出,人作为生活实践的主体,必然要从自己的目的性出发,并以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衡量尺度去认识和改造对象世界,使客体满足自己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人的这种目的性、价值追求,必然要求超越物质层面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这种追求往往是以个体的价值追求表露出来的。教育作为人的价值观念铸造的重要途径,在具体人才培养中,对学生个体独特价值追求的忽略或价值目标口号化、庸俗化,潜移默化中会造成学生个人价值追求的庸俗化、泡沫化,进而在互联网和外来思潮冲击下,导致学生群体中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泛滥。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根本在于他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人价值目标的真正实现和满足必然存在于满足他人的需要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自我实现得以满足,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因此,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必然的统一性。这体现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存在必然的统一性。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背离,一个重要因素是强调就业的紧迫性和社会价值的统领性,而忽略个人价值的主体性。人的价值追求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个人的自由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只有在这种主体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价值追求中,人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而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不足,在人才培养中过于强调规范性、服务性,而忽略对学生个体价值、自由创造的追求和引导,会导致学生无法在理念和实践中实现二者有效的统一,反而使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虚无化,认为自己只是社会的建设者而非接班人,对思政教育有抵触或无所谓。

为解决上述问题,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中必须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核心指向并表现为一种无可替代性。这是由职业教育专业的实践特性所决定的。首先,专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紧密结合性,使课程思政作用无可替代。课程思政是从专业、课程中挖掘独特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这有别于思政课的理念传导,而与学生未来的生涯发展紧密相关,是有效传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现实路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良好传授和运用,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其对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而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真正融入专业课程与技术技能学习中,这种紧密性和直观性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其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技术学习、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占据了专业课程的大部分时间,有效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可以让学生以直观形式感受个人才智的发挥、劳动价值的创造,以及个人价值如何在社会价值实现中得以展现,进而更充分地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因知道而明白,因愿意而追求”。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推动学生将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明白”到“愿意”和“追求”的关键途径,具有无可替代性。再次,专业课程中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育,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并努力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必然推动和强调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育,而个人的价值实现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个人才智的自由发挥与运用。在大力提倡“双创”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突飞猛进,众多优秀学子的专利产品、创业孵化项目得到社会认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实践中对个人价值追求有了直观感受、对社会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以及家国情怀、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培育有了更为充分的载体,使思政教育得以真正在学生的认知与实践层面落地生根,并创造性地为其未来发展发挥指向作用。

(三)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和内容

正确的理念必须落实到行动之中,无行动的理念是虚假的,而缺乏正确理念的行动则是盲目甚至有害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时代新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中,成为学生的思想核心、行动指向,必须要有相应的载体。对于职业院校来讲,思政课重点是传授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知识,而课程思政则重点是将相关思想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中,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作为培育载体和内容,真正实现“盐溶于水”的效果。

1.以职业精神培育为载体,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道德和行为

职业精神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分工,通过不断积累学习,自身所具备较强的职业信念和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人与职业的关系。202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并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从中可见,对中职学生实施的职业精神教育,应该包括“崇高的职业理想、科学的职业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行为”。这一要求概括了职业精神四个主要方面,对高职、职业本科学校同样适用。

四方面内容落实到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涉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志三方面的培育。一是在职业认知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强化职业理想教育。科学的职业观念和正确的职业理想是职教学子开启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础。当前,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依然普遍存在鄙薄“蓝领”、认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观念。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技术技能岗位的向往,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精神是一种对所从事职业和岗位的稳定、持续、成熟的职业尊严感。而树立职业尊严感除了外在环境的改变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强化职业认知、认同。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技术技能提升、价值创造,以及榜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从事的平凡岗位所创造的不平凡价值,并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梳理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方向,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树立职业理想,从而强化对职业的认同和由内而生的职业尊严感。二是在职业情感培育中,要在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动力和潜力,增加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情感投入。职业精神不只是表现在工作和岗位中的敬业守信、勤勉尽责、增强本领,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操守;它更是一种能促使人自由发展、形成行为规范的内在精神,是在职业环境中的情感投入和道德追求。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中,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业教学、技能传授、创新培养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自由发挥,在思政元素的融入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辩论、主动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并将社会和职业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动力,形成对未来职业岗位的情感投入。三是在职业意志方面,要重点培育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岗位进取意识,引导学生做到知难而进、敢为人先、勇于进取,实现职业创新。职业意志是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的综合统一,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支撑。它表现出来的是人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与精神,是推动人取得职业成就的核心动力。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相比,它具有更强的内隐形和持久性特征。在课程思政实施中,学生职业意志培养除了榜样树立、教育引导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实训教学、顶岗教学等实践岗位作用,优选具有较强职业精神的导师,在岗位实践的言传身教中,将职业意志中的坚持不懈、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精神,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同时要发挥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的作用,磨炼学生的品格意志。

2.以工匠精神培育为载体,树立学生追求真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

工匠精神表现为一种精益求精、敬业专注的精神和态度。一些学者将工匠精神的要义概括为“敬业、专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但是对其理解还是存在一种表浅化的趋向。徐国庆教授提出,“工匠精神的形成,需要的是一种基于物品的认知风格,以及对物品制作的兴趣。真正的工匠……能够在与物品的直接接触中凭借经验产生出奇妙的构想并制作出新的物品。只有在这种认知风格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工匠精神”。笔者认为,这一思想更加接近工匠精神的核心——一种人与物的更为本质的关系。在器物的创造与技术技能的实践应用中,人的主体性、自由性和创造性得以展现,并实现了主客观的和谐统一,它体现了技艺的本质——技术与艺术、制造与审美的结合。一个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的人才,绝不是简单专注地从事流水线的重复工作,而是在器物的制造中,通过审美判断直达了物的本质,“用形式开启质料,并使质料灵化”——他不仅赋予了器物的“有用性”“可靠性”,而且赋予了其艺术性,并在艺术性中,展现了外在世界和人的意义——人在实践而非在理论中知晓了自然的最终目的。就此而言,工匠精神可以称之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灵魂”,而在课程思政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工匠精神两重内涵。

一是工匠精神内含的技术技能的真理性。在科学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得愈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技术成为科学的附庸,仿佛是科学的附产物。但是,从本源来讲,技术特别是技术技能才是真理的原初发生。尼采指出,“人们通过科学从事物中发现的东西,其实是预先塞进去的,塞进去的叫巫术和宗教,重新把它领出来的叫科学”,科学的真理是派生的,不是原生的。海德尔格在《艺术的本源发生》中进一步阐明,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是在整理基础上建构的大厦,在去蔽当中也实现了遮蔽。而艺术与器物的制造,却是真理的原初发生。海德格尔描述艺术家和高超的匠人:在器物的制作中,“在人与物的和谐统一中,他达到了艺术的境界,让我们进入超验的世界,直达了世界的本质”。艺术与器物的区别只在于,艺术品以纯形式的方式保存了这种本质,而匠人制造的器物则在日用的消耗中将其消磨于“有用性”之中,但是这种真理的原初发生是一致的。人们在优秀匠人的手中、作品中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生存与生活的状态和意义。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实践中,要把这种技术技能所包含的艺术性、真理性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技术技能并不低于科学,相反它有着比科学更为丰富的艺术性、本真性,是科学真理的奠基。真理并不仅仅蕴藏在科学公式与概念之中,相反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反而对真理起到遮蔽的作用,而技艺才是真理的开启与原初发生。要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寻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在技艺教育和美育教育中加强对审美判断力、反思判断力的培养培育,进而把生命的感悟、职业的尊严融于器物的制造中,最终达到“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

二是工匠精神内含的真理性之中包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性。“真理的客观性并非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它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只有在具体性中,才有实现自己的力量。”工匠精神及其表现出的作品具有个体差异、时代差异和民族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民族精神和技术的个性化本质。“一种民族性的东西不在科学之中,而是在技艺之中。”技艺是一个民族和文化得以传承的核心,工匠精神必然包含特定的文化传统内核。《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在总结美国历史知名工匠后指出,他们“只会被事情本身的趣味激发,并不受奖励的驱使”“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因此,“可以突破界限”的创新力是美国工匠精神的内在本质。日本工匠精神除了专注、精益求精、坚持制造最优秀的产品外,《匠人精神》作者秋山利辉在总结工匠精神原则时特别强调了“人品和技术”是匠人精神的根本所在,“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淬炼心性,养成自己,才能达到一流的技术”。另一个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则秉承了路德宗将职业作为上帝的呼召——“天职”的观念和康德、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传统,以理性严谨,注重标准、程序,精确、厚实名称于世。可见,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技能人才精神的升华总结,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内核的高度凝练。中华民族是世界历史文化传承最为悠久持续的民族,在民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工匠文化和精神。这些内容要融入课程思政中,变为学生内在的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工匠精神培育内容。如,传统文化修身正己的做人准则、经世致用的利民情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等。专业课教师要在教学中,提炼这些传统文化内核,在知识与技能传授和工作实践中,传递给学生。同时,工匠精神的民族性还体现在一种创新创造力上。传统是过去的事物,但并不是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只有仍然活在当下的过去,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叫传统。一个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是继承了传统的力量而又在自己的创新中让传统结出新的果实。一个缺乏创新创造精神的人很难称之为具有工匠精神。因此,在课程思政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要特别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要求的融汇,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奠定根基,同时面向新时代开拓进取。

3.以劳模精神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劳模精神主要特征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里面除涵盖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外,更为凸显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这些特征是社会主义劳动行为的价值升华,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和本质追求。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中把握劳模精神重点要把握两个要点。

一是劳动是人的价值最本质的体现,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价值取向。“人类历史是社会的人通过劳动去创造人的社会的过程”。劳动使人成之为人,人在劳动中肯定自我个性、锻炼体力、感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也是带动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然需要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作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广大劳动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所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动力。在课程思政中,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思想深入融进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践中,在学生中坚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价值信念。

二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勇于奉献”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广大的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劳动者是我们党最坚定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相比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社会主义劳动是为实现个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劳动,是个人融于社会共同体、融于国家民族复兴建设中的劳动。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在课程思政中要始终不渝地强化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识培育。在团队意识培养、个人发展与社会关系处理、个人付出与收获的价值辨析中,逐步让学生理解认识到,“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不断增强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和意识。同时教学中,还要针对岗位工作生活实际中,不同岗位的差异与待遇的区别,不同群体在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等方面的异质化、多元化现象,大力学习传导习近平总书记教导的,“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把劳模精神作为引领、爱岗敬业看成本分、勇于创新视为使命、争创一流作为追求、艰苦奋斗当作本色、淡泊名利和甘于奉献作为人生的必要修为和境界追求,以“小角色”成就“大事业”。

(四)以全员协同育人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保障

课程思政是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推进思政教育协同化育人的重要组成和体现,同样,课程思政确实地发挥作用,也依赖全员协同育人的支撑。特别是职业教育,学生学习场所与教学主体多样,参与办学主体、利益主体多元,真正让课程思政落地发挥效用,尤为需要建立全员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1.建立校内一体化领导、全员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课程思政真正发挥效用,需要建立有效的顶层设计、一体化领导机制,推进“三全”育人,落实思政教育全员责任制度。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统筹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联动性。学校层面可建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等类似机构,统筹全校学生工作制度设计,推动校内一二三课堂贯通,团委、就业指导、学生资助、学生社团联动,凸显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进而让思政课、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果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作用。

2.建立校企联动机制,落实思政教育“两个主体”双轮驱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办学基本模式,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特点和基础。课程思政要在两个场所、两种文化背景下运行。学习空间变化、校企文化差异、教育主体思政意识差距、评价标准的不同,极易导致课程思政出现“盲区”,尤其实习期间常常出现思政教育无人管的现象,使学生产生学用不一甚至所学无用的感觉。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建立校企课程思政联动机制,提升企业思政教育主体责任意识。组织校企双方相关人员通过联席会、思政教育指导小组等形式,建立校企思政教育协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优势和企业实践经验优势,共同拟定学生管理规范,协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推进校企文化互融。强化校企文化互融互通,不断推进校企文化的关联性、系统性、连续性,积极搭建校企文化融合平台,大力开展校企党支部共建及校企文化双向交流活动,校企共建人才培育考评标准和体系,将校内课程思政成果在企业以生动形式展现、验证。最后,做好企业师傅思政能力培训。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育人重要环节、企业师傅是育人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企业师傅的特点和优势,鼓励企业师傅和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交流互动。一方面,将企业师傅的实际经验、心得体会、职业操守等生动案例传授给教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丰富性;另一方面,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企业师傅协同教学,思政课教师将师傅的实践经验提炼为思政教育点,并对师傅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师傅的思政教育意识、能力。同时,可将提炼的思想文化内容,推介给企业,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学生培育、共促文化生长。

3.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思政育人多元机制

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搭建网络思政系统性教育平台,探索“智慧思政”,形成线上虚拟化基地与线下实体化基地相结合的一体化育人路径。通过大数据对思政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和平等特性,推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推动学生主体性发挥,优化思政教育效果。首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思政教育的活力。充分利用网络平等性特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索、平等交流,同时教师要全程关注,适时引导,在学生主动应对问题、探寻答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理论渗透。要针对性地借助网络教育资源,丰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其次,加强校内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实践平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网络学习专题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典型事迹、名人故事的网络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思政平台广泛传递爱国主义情怀、民族精神,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院校还可结合时代主题开办网络文化节、思政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营造积极和谐的网络思政教育氛围。再次,要构建完善的网络育人机制,建立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沟通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可调配的网络资源,以课程实践与社会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全面融合为指引,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共同推进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三、结语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思想政治素养高、技术娴熟、技能过硬的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而职业院校育人的实践特点与思政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具有高度契合性。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取得长足进展,诸多院校开展前瞻性探索,取得良好效果,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职业院校构建起凸显职业教育特点,与实际育人需求相协调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突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倾向,打造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核心内容和载体的教学内容,构建全员育人的保障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不断向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狄鸿旭.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9)

[2]课程思政从“悬浮”到“落地”的实践策略[J].王祖山;谭雪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4)

[3]关于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刘宝民;金正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

[4]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韩宪洲.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5]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王丹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

[6]现代工匠精神内涵及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石芬芳;刘晶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

[7]协同理论视阈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王明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

[8]中国工匠精神研究[J].薛栋.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本文网址:

联系电话:0533-2348525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新区联通路西首  邮编:255314 
版权所有:淄博职业教育集团